close
【砥礪奮進的五年·河北答卷】生態優先 守住綠水青山
——河北省弘揚塞罕壩精神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紀實
塞罕壩美景(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記者 賈楠台中二手生財器具
就在這個夏天,河北最北端的一彎深綠,吸引瞭全中國的目光——
從漫天黃沙、窮山禿嶺到滿目青山、綠水潺潺,塞罕壩機械林場三代人在55年裡創造的綠色奇跡震撼人心,成為燕趙大地上一道美麗的“生態綠”。
今年“七一”前夕,省委、省政府作出決定,命名塞罕壩機械林場為“生態文明建設范例”。
塞罕壩機械林場久久為功將荒原變綠洲的綠色實踐,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詮釋,也是河北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
習近平總書記30多年前在正定縣工作時,就堅持“寧肯不要錢,也不要污染”。這是他從政起步時就身體力行的生態文明理念。
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多次對河北省生態文明建設提出明確要求、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為河北發展指明瞭方向,明晰瞭道路。
牢記總書記的囑托,省委、省政府帶領燕趙兒女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綠色發展,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推進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燕趙大地的綠色版圖日漸擴展,美麗河北的生態底色日漸亮麗。
理念引領,制度創新,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日益豐滿
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曾經也是河北發展中遇到的一對矛盾。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近兩年來,省委、省政府把生態文台中二手冰櫃收購明建設放在突出戰略位置。2016年11月,省第九次黨代會明確提出,堅定走加快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新路,為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而奮鬥。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克志多次強調,河北要堅決貫徹落實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要求,在治理污染、修復生態中加快營造良好人居環境。
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也明確提出,要鐵腕治理環境污染,落實好大氣污染治理“1+18”政策體系,加快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
以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為重點,強化頂層設計——
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堅決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
《河北省建設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規劃(2016-2020年)》合理劃定瞭生態功能分區。
《河北省生態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提出,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實施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
以強化組織推動為重點,匯聚攻堅動力——
省委、省政府成立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統籌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特別是大氣污染治理工作。
2016年5月,全省環境保護大會召開,對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進行部署,規模之大、規格之高、影響之深前所未有。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多次研究部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措施。今年春節過後,趙克志連續主持召開瞭7個大氣污染治理專題座談會。
省人大常委會多次開展大氣污染防治、環境保護“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開展水污染防治專題問詢。省政協連續多年將大氣污染防治列為1號提案。
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為突破,探索制度創新——
探索實施跨界河流生態補償機制,被國傢試點試行,理清瞭河流斷面上下遊地方責任,“上遊弄臟瞭下遊的水,上遊要補償下遊”。自2008年實施生態補償制度以來,僅秦皇島市就扣繳各縣區生態補償金10820萬元,全部用於河流污染治理。
推動建立環境管理責任體系,形成瞭環境保護監督的強大合力。在全國率先啟動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改革,率先建立大氣污染防治調度令制度,率先實現全省域環境空氣監測站點全覆蓋。
自從當上環保警察後,邯鄲市曲周縣環境安全保衛警察大隊大隊長董冠男,每天的工作就是巡查當地企業、小作坊的排污情況,根據群眾舉報查處涉嫌污染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和當地環保局開展聯合突擊檢查……河北省從2013年9月起,在全國率先成立環境安全保衛總隊,並在市縣兩級公安部門組建相應的環境安全保衛機構。目前,河北省已完成組建近600人的環保警察隊伍。
河北省還在全國率先出臺瞭《河北省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暫行辦法》,明確五級問責和77種追責情形,黨政幹部損害生態環境將被問責;在省法院、省檢察院分別設立環保審判庭、生態環保監察處,實現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效銜接;建立省級環保督察機制,率先開展省內環保督察……
壯士斷腕,治本攻堅,向大氣污染宣戰
“再不下決心調整結構,就無法向歷史和人民交代。”2013年9月,參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的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在綠色發展方面搞上去瞭,在治理大氣污染、解決霧霾方面作出貢獻瞭,那就可以掛紅花、當英雄。”
向大氣污染宣戰,河北擂響瞭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的戰鼓。
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強力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的意見》及18個專項實施方案,統籌協調推進冬季清潔取暖、工業污染、交通運輸污染、揚塵污染、露天礦山污染等深度整治,確定瞭科學治霾、協同治霾、鐵腕治霾的基本原則。
治理大氣污染最根本的還是要靠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的調整,而氣勢宏大的“6643”工程是河北調結構、治污染的“當頭炮”。
每天早上不到7時,位於邢臺縣南石門鎮的德龍鋼鐵公司廠區內,靳旭冉已經開始瞭一天的工作。身為主抓生產的副總經理,他的另一個職責是保障2000畝廠界內生產設施的安全環保運行。
從2012年到2016年,企業累計投入環保改造資金8億元,先後淘汰、拆除瞭3座白灰窯、2座高爐、2座轉爐,多個工序完成脫硫、除塵升級改造,還增建瞭污水處理廠。“我們將按照工業旅遊標準,持續投入,建設成綠色工廠。”靳旭冉說。
今年是“6643”工程的收官之年。河北省在深入推進鋼鐵、煤炭等重點行業去產能的基礎上自我加壓,主動將焦化、火電列入重點去產能行業。2013年至2017年上半年,全省已累計壓減煉鋼產能6010萬噸、煉鐵產能5784萬噸、水泥產能6718.5萬噸、平板玻璃產能6406萬重量箱。焦化、火電等行業去產能工作穩步推進。
散煤污染排放約占全省燃煤排放的50%。去年河北省開展散煤污染整治攻堅戰,把保定、廊坊兩市環京18個縣(市、區)部分區域劃為禁煤區,完成氣代煤、電代煤改造31.87萬戶。2013年,河北省煤炭消費量首次實現負增長,到2016年全省累計削減煤炭3400萬噸。同時,大力發展新能源。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1100萬千瓦和450萬千瓦,可再生能源裝機占全省總裝機容量的29%。
自從去年村裡接通瞭天然氣,位於白洋淀東畔的任丘市七間房鄉西大塢三村村民宋寶恒的農傢樂生意越來越好瞭。“是天然氣讓我們村變瞭樣,傢門口的煤堆、柴火垛都不見瞭,嗆人的煙塵也沒有瞭,村裡幹凈整潔多瞭。”宋寶恒說,雖然村口就是白洋淀,但是以前很多遊客在村裡稍作停留就走瞭,現在越來越多的遊客願意住下來體驗鄉村生活。
奮力治本攻堅,不信藍天喚不回。2016年,全省空氣達標天數平均為207天,較2013年增加78天;PM2.5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35.2%,超過國傢確定的到2017年下降25%的目標,特別是去年在極端不利氣象條件下,全省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9.1%,圓滿完成國傢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確定的目標任務。
修復生態,涵養水源,打造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
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
五年來,河北省堅持山水林田湖整體修復,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對河北的定位,著力打造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
弘揚塞罕壩精神,加速構築京津生態屏障。近5年來,河北省已完成造林面積2300多萬畝,僅2016年,全省造林面積就達到523萬畝,再創歷史新高。全省森林覆蓋率由2012年底的26%,增長到2016年底的32%。去年發佈的第五次全國沙化和荒漠化監測結果顯示,河北省沙化和荒漠化土地實現雙減少。承德市灤河、潮河、遼河、大凌河四大水系年產水量的1/3送往京津,張傢口市2004年至2016年為北京輸水量累計達到3.46億立方米。
去除礦山“瘡疤”。去年河北省關閉露天礦山386個,停產整治1971個、修復綠化522個。承德市對所有生產礦山編制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方案,加大投資進行治理。
讓碧水清流再現。河北省不斷完善水污染防治責任體系,出臺50條措施“劍指”水污染,省政府與各設區市簽訂目標責任書,大力推動節水和水資源循環利用,持續抓好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在全省建立實施河長制……今年1至6月,河北省納入國傢考核的74個斷面中,達到或好於Ⅲ類的水質斷面30個,占斷面總數的40.5%,比2014年提高1.3個百分點。
白洋淀之於雄安,猶如西湖之於杭州。建設雄安新區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復好、保護好。目前,白洋淀生態系統的全面修復正在有序開展。清理淀區網箱網欄,重點對白洋淀淀區水質影響較大的保定市區三座污水處理廠進行瞭提標改造,開展對府河、孝義河、白溝引河等主要入淀河流水環境的綜合整治。實施瞭“白洋淀美麗鄉村建設”工程,在重點水區村、景點及周邊賓館、飯店安裝污水處理設施,建立起瞭完善的垃圾收集—轉運—無害化處理體系。
產業轉型,讓綠生金,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建設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同步解決京津周邊貧困問題。”
在2014年2月召開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省張承地區生態建設與脫貧攻堅統籌推進提出瞭要求。
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河北省把生態文明建設與加速構建綠色產業體系、打贏脫貧攻堅戰結合起來,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綠水青山,為河北增資源,為百姓聚財源,成為河北轉型發展的綠色動能,百姓脫貧致富的綠色銀行。
借助去年召開的省首屆旅發大會的東風,易水湖景區聲名鵲起。位於易水湖畔的安格莊村借勢發展農傢遊。村民趙銀生不僅傢裡經營著農傢樂,自己還在易水湖景區開遊艇。“以前網箱養魚,好年景最多能賺10萬元左右,還污染環境,現在農傢樂加上開遊艇,估摸著到年底收入二十幾萬元不成問題。”趙銀生說。
限“黑”上“綠”,讓綠生金。去年,承德市天然山泉水、文化旅遊及醫療康養、清潔能源等十大綠色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34.3%,超過傳統“兩黑”(黑色金屬采選及黑色金屬冶煉)產業10個百分點,承德主導產業完成綠色轉變。
產業邁向“高精尖”,環境實現綠凈美。廊坊堅決將高耗能、高污染產業拒之門外,“大智移雲”、高端裝備制造、生態旅遊、生命健康、文化創意等新型產業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支柱。去年,廊坊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5%,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比36.8%,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增速43.8%,休閑旅遊業收入增長41.台中中古餐飲設備回收55%。
綠色、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正在成為越來越多河北人的自覺選擇。
一個雙臂截肢,一個雙目失明,石傢莊井陘縣殘疾老哥倆賈文其、賈海霞,相攜相幫十餘載,硬是在村邊50多畝的冶河荒灘上種活瞭一萬多棵樹,讓昔日的荒灘變成瞭綠洲。
“煤炭黑”變成瞭“生態綠”。在沙河市,張保國2009年主動關閉日進鬥金的煤礦生意,從2012年開始整治荒溝。如今已成為休閑生態農場的紅石溝,綠色植被覆蓋率達到瞭95%。
光盤行動、騎車出行、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參加義務植樹活動……越來越多的河北人將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作為生態文明新時尚。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在燕趙大地,生態文明的共識度不斷提升,建設永續發展的美麗河北正在成為燕趙兒女共同的自覺追求。
點擊進入【砥礪奮進的五年】專題
——河北省弘揚塞罕壩精神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紀實
塞罕壩美景(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記者 賈楠台中二手生財器具
就在這個夏天,河北最北端的一彎深綠,吸引瞭全中國的目光——
從漫天黃沙、窮山禿嶺到滿目青山、綠水潺潺,塞罕壩機械林場三代人在55年裡創造的綠色奇跡震撼人心,成為燕趙大地上一道美麗的“生態綠”。
今年“七一”前夕,省委、省政府作出決定,命名塞罕壩機械林場為“生態文明建設范例”。
塞罕壩機械林場久久為功將荒原變綠洲的綠色實踐,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詮釋,也是河北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
習近平總書記30多年前在正定縣工作時,就堅持“寧肯不要錢,也不要污染”。這是他從政起步時就身體力行的生態文明理念。
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多次對河北省生態文明建設提出明確要求、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為河北發展指明瞭方向,明晰瞭道路。
牢記總書記的囑托,省委、省政府帶領燕趙兒女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綠色發展,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推進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燕趙大地的綠色版圖日漸擴展,美麗河北的生態底色日漸亮麗。
理念引領,制度創新,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日益豐滿
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曾經也是河北發展中遇到的一對矛盾。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近兩年來,省委、省政府把生態文台中二手冰櫃收購明建設放在突出戰略位置。2016年11月,省第九次黨代會明確提出,堅定走加快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新路,為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而奮鬥。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克志多次強調,河北要堅決貫徹落實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要求,在治理污染、修復生態中加快營造良好人居環境。
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也明確提出,要鐵腕治理環境污染,落實好大氣污染治理“1+18”政策體系,加快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
以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為重點,強化頂層設計——
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堅決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
《河北省建設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規劃(2016-2020年)》合理劃定瞭生態功能分區。
《河北省生態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提出,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實施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
以強化組織推動為重點,匯聚攻堅動力——
省委、省政府成立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統籌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特別是大氣污染治理工作。
2016年5月,全省環境保護大會召開,對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進行部署,規模之大、規格之高、影響之深前所未有。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多次研究部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措施。今年春節過後,趙克志連續主持召開瞭7個大氣污染治理專題座談會。
省人大常委會多次開展大氣污染防治、環境保護“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開展水污染防治專題問詢。省政協連續多年將大氣污染防治列為1號提案。
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為突破,探索制度創新——
探索實施跨界河流生態補償機制,被國傢試點試行,理清瞭河流斷面上下遊地方責任,“上遊弄臟瞭下遊的水,上遊要補償下遊”。自2008年實施生態補償制度以來,僅秦皇島市就扣繳各縣區生態補償金10820萬元,全部用於河流污染治理。
推動建立環境管理責任體系,形成瞭環境保護監督的強大合力。在全國率先啟動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改革,率先建立大氣污染防治調度令制度,率先實現全省域環境空氣監測站點全覆蓋。
自從當上環保警察後,邯鄲市曲周縣環境安全保衛警察大隊大隊長董冠男,每天的工作就是巡查當地企業、小作坊的排污情況,根據群眾舉報查處涉嫌污染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和當地環保局開展聯合突擊檢查……河北省從2013年9月起,在全國率先成立環境安全保衛總隊,並在市縣兩級公安部門組建相應的環境安全保衛機構。目前,河北省已完成組建近600人的環保警察隊伍。
河北省還在全國率先出臺瞭《河北省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暫行辦法》,明確五級問責和77種追責情形,黨政幹部損害生態環境將被問責;在省法院、省檢察院分別設立環保審判庭、生態環保監察處,實現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效銜接;建立省級環保督察機制,率先開展省內環保督察……
壯士斷腕,治本攻堅,向大氣污染宣戰
“再不下決心調整結構,就無法向歷史和人民交代。”2013年9月,參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的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在綠色發展方面搞上去瞭,在治理大氣污染、解決霧霾方面作出貢獻瞭,那就可以掛紅花、當英雄。”
向大氣污染宣戰,河北擂響瞭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的戰鼓。
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強力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的意見》及18個專項實施方案,統籌協調推進冬季清潔取暖、工業污染、交通運輸污染、揚塵污染、露天礦山污染等深度整治,確定瞭科學治霾、協同治霾、鐵腕治霾的基本原則。
治理大氣污染最根本的還是要靠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的調整,而氣勢宏大的“6643”工程是河北調結構、治污染的“當頭炮”。
每天早上不到7時,位於邢臺縣南石門鎮的德龍鋼鐵公司廠區內,靳旭冉已經開始瞭一天的工作。身為主抓生產的副總經理,他的另一個職責是保障2000畝廠界內生產設施的安全環保運行。
從2012年到2016年,企業累計投入環保改造資金8億元,先後淘汰、拆除瞭3座白灰窯、2座高爐、2座轉爐,多個工序完成脫硫、除塵升級改造,還增建瞭污水處理廠。“我們將按照工業旅遊標準,持續投入,建設成綠色工廠。”靳旭冉說。
今年是“6643”工程的收官之年。河北省在深入推進鋼鐵、煤炭等重點行業去產能的基礎上自我加壓,主動將焦化、火電列入重點去產能行業。2013年至2017年上半年,全省已累計壓減煉鋼產能6010萬噸、煉鐵產能5784萬噸、水泥產能6718.5萬噸、平板玻璃產能6406萬重量箱。焦化、火電等行業去產能工作穩步推進。
散煤污染排放約占全省燃煤排放的50%。去年河北省開展散煤污染整治攻堅戰,把保定、廊坊兩市環京18個縣(市、區)部分區域劃為禁煤區,完成氣代煤、電代煤改造31.87萬戶。2013年,河北省煤炭消費量首次實現負增長,到2016年全省累計削減煤炭3400萬噸。同時,大力發展新能源。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1100萬千瓦和450萬千瓦,可再生能源裝機占全省總裝機容量的29%。
自從去年村裡接通瞭天然氣,位於白洋淀東畔的任丘市七間房鄉西大塢三村村民宋寶恒的農傢樂生意越來越好瞭。“是天然氣讓我們村變瞭樣,傢門口的煤堆、柴火垛都不見瞭,嗆人的煙塵也沒有瞭,村裡幹凈整潔多瞭。”宋寶恒說,雖然村口就是白洋淀,但是以前很多遊客在村裡稍作停留就走瞭,現在越來越多的遊客願意住下來體驗鄉村生活。
奮力治本攻堅,不信藍天喚不回。2016年,全省空氣達標天數平均為207天,較2013年增加78天;PM2.5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35.2%,超過國傢確定的到2017年下降25%的目標,特別是去年在極端不利氣象條件下,全省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9.1%,圓滿完成國傢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確定的目標任務。
修復生態,涵養水源,打造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
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
五年來,河北省堅持山水林田湖整體修復,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對河北的定位,著力打造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
弘揚塞罕壩精神,加速構築京津生態屏障。近5年來,河北省已完成造林面積2300多萬畝,僅2016年,全省造林面積就達到523萬畝,再創歷史新高。全省森林覆蓋率由2012年底的26%,增長到2016年底的32%。去年發佈的第五次全國沙化和荒漠化監測結果顯示,河北省沙化和荒漠化土地實現雙減少。承德市灤河、潮河、遼河、大凌河四大水系年產水量的1/3送往京津,張傢口市2004年至2016年為北京輸水量累計達到3.46億立方米。
去除礦山“瘡疤”。去年河北省關閉露天礦山386個,停產整治1971個、修復綠化522個。承德市對所有生產礦山編制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方案,加大投資進行治理。
讓碧水清流再現。河北省不斷完善水污染防治責任體系,出臺50條措施“劍指”水污染,省政府與各設區市簽訂目標責任書,大力推動節水和水資源循環利用,持續抓好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在全省建立實施河長制……今年1至6月,河北省納入國傢考核的74個斷面中,達到或好於Ⅲ類的水質斷面30個,占斷面總數的40.5%,比2014年提高1.3個百分點。
白洋淀之於雄安,猶如西湖之於杭州。建設雄安新區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復好、保護好。目前,白洋淀生態系統的全面修復正在有序開展。清理淀區網箱網欄,重點對白洋淀淀區水質影響較大的保定市區三座污水處理廠進行瞭提標改造,開展對府河、孝義河、白溝引河等主要入淀河流水環境的綜合整治。實施瞭“白洋淀美麗鄉村建設”工程,在重點水區村、景點及周邊賓館、飯店安裝污水處理設施,建立起瞭完善的垃圾收集—轉運—無害化處理體系。
產業轉型,讓綠生金,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建設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同步解決京津周邊貧困問題。”
在2014年2月召開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省張承地區生態建設與脫貧攻堅統籌推進提出瞭要求。
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河北省把生態文明建設與加速構建綠色產業體系、打贏脫貧攻堅戰結合起來,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綠水青山,為河北增資源,為百姓聚財源,成為河北轉型發展的綠色動能,百姓脫貧致富的綠色銀行。
借助去年召開的省首屆旅發大會的東風,易水湖景區聲名鵲起。位於易水湖畔的安格莊村借勢發展農傢遊。村民趙銀生不僅傢裡經營著農傢樂,自己還在易水湖景區開遊艇。“以前網箱養魚,好年景最多能賺10萬元左右,還污染環境,現在農傢樂加上開遊艇,估摸著到年底收入二十幾萬元不成問題。”趙銀生說。
限“黑”上“綠”,讓綠生金。去年,承德市天然山泉水、文化旅遊及醫療康養、清潔能源等十大綠色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34.3%,超過傳統“兩黑”(黑色金屬采選及黑色金屬冶煉)產業10個百分點,承德主導產業完成綠色轉變。
產業邁向“高精尖”,環境實現綠凈美。廊坊堅決將高耗能、高污染產業拒之門外,“大智移雲”、高端裝備制造、生態旅遊、生命健康、文化創意等新型產業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支柱。去年,廊坊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5%,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比36.8%,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增速43.8%,休閑旅遊業收入增長41.台中中古餐飲設備回收55%。
綠色、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正在成為越來越多河北人的自覺選擇。
一個雙臂截肢,一個雙目失明,石傢莊井陘縣殘疾老哥倆賈文其、賈海霞,相攜相幫十餘載,硬是在村邊50多畝的冶河荒灘上種活瞭一萬多棵樹,讓昔日的荒灘變成瞭綠洲。
“煤炭黑”變成瞭“生態綠”。在沙河市,張保國2009年主動關閉日進鬥金的煤礦生意,從2012年開始整治荒溝。如今已成為休閑生態農場的紅石溝,綠色植被覆蓋率達到瞭95%。
光盤行動、騎車出行、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參加義務植樹活動……越來越多的河北人將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作為生態文明新時尚。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在燕趙大地,生態文明的共識度不斷提升,建設永續發展的美麗河北正在成為燕趙兒女共同的自覺追求。
點擊進入【砥礪奮進的五年】專題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